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閱讀暑期研究營同學文章後之想法

旻諺/廷佑組:

  1. 文章中較少討論刺激物排列的形狀(如散亂排列、保齡球瓶狀排列或環狀排列)對於受測者記憶廣度之影響。依據該組之分析結果看來,刺激物散亂排列的PEBL及保齡球瓶狀排列的New PDT對於受測者之記憶廣度而言差異不大(二測驗第一次測驗之最大等級平均值及標準差分別為6.54±.37及6.25±.23),而刺激物環狀排列的RehaCom對於受測者而言則可能較困難(RehaCom之最大等級平均值及標準差為5.71±.22)。受測者操作刺激物為環狀排列的測驗時,可能容易記錯刺激物而點選鄰近的刺激物,因而影響測驗表現。
  2. 記憶力測驗之驗證研究應可記錄每一位受測者每次操作測驗時之記憶策略,已確認受測者使用之策略是否與評估之目的相同,如這研究之三項測驗都是「視覺空間記憶能力」,然而受測者可能用數字編碼幫助記憶,如此一來評估之結果可能無法代表個案之視覺空間記憶力。

依靜組:

  1. 電腦化TMT已改變每次測驗的刺激物(數字或英文字母)位置,但還是無法有效地克服練習效應。我認為可能因為電腦化TMT測驗中的刺激物並非真的隨機分布,TMT設計時為了不讓畫線有交叉,因此刺激物與下一個刺激物之距離較近,當受測者掌握此原則後,即可大大降低視覺搜尋的時間,進而縮短測驗完成的時間(亦即練習效應)。
  2. 若TMT測驗讓受測者練習到plateau 之後,TMT part A及part B測驗是否還能評估到選擇性注意力及交替性注意力?我認為當受測者將TMT part A及part B後可能較難評估到受測者的選擇性注意力及交替性注意力。以part A而言,因為連數字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個簡單的任務,因此當受測者經過大量練習後,應可不需花費太多的注意力便完成此一任務,如次一來就無法得知此個案選擇性注意力之最大能力;對part B而言,當受測者經過大量練習後,可能只須注意英文字母的順序,而數字的順序已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此時則較難達到評估轉移性注意力之目的。
佳芬/哲安組:
  1. 電腦化數字廣度記憶測驗 (Digit Span, DS)除了原版的聽覺刺激(語音念數字)外還,增加了視覺刺激(螢幕上會出現數字),如此一來可能會使得聽覺注意力及視覺注意力二者互相干擾。此外,電腦化DS測驗要求受測者以鍵盤輸入數字,增加受測者搜尋數字鍵的負擔,可能影響受測者之記憶力表現。
  2. 此研究結果為「DS之最佳施測模式為每次測驗進行三回合」,然而這樣的建議似乎與臨床評估強調快速及簡單化相違背。雖然多評估幾次可得到較好的信度及較小的測量誤差,但卻增加評估者及病人之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