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義大計畫可能題目

題目1:發展二階段電腦化持續性注意力測驗組
構想概述:我們發展之C-DVT可精準、有效地評量中風個案之持續性注意力,然而臨床人員難以篩選適合之個案以進行C-DVT評量。且C-DVT之施測時間較長(約10~15分鐘,因是持續性注意力測驗),因此臨床上也難以要求每位個案都接受C-DVT評量。

有鑑於此,或可發展【二階段電腦化持續性注意力測驗組】,第一階段為【個案主觀判斷】及【施測者篩檢】之持續性注意力測驗,以簡短迅速地判斷個案之持續性注意力是否缺損;第二階段為原有之C-DVT,以深入評量持續性注意力。

如此一來,臨床人員可依據【個案主觀判斷】及【施測者篩檢】間之結果判斷個案是否須接受深入之持續性注意力評量 (C-DVT)

例如:
若【個案主觀判斷】及【施測者篩檢】之持續性注意力評量結果都差,則需進行C-DVT。
若【個案主觀判斷】及【施測者篩檢】之結果皆好,則無需進行C-DVT。
若【個案主觀判斷】及【施測者篩檢】之結果不一致,則可由個案及治療人員討論,以決定是否進行C-DVT。

預期貢獻:臨床人員可綜合考量個案主觀需求及客觀篩檢,以快速決定個案是否須接受深入之持續性注意力評量。


題目2:探討中風個案持續性注意力之影響因素
構想概述:蒐集中風個案之人口學(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及醫療相關(整體認知功能、中風腦區、中風嚴重程度等)變項,以探討個別變項對於中風個案之持續性注意力影響。

預期貢獻:
1. 臨床人員可於評量前便依據個案之特性,推測個案是否須接受持續性注意力評量。
2. 持續性注意力介入之相關研究人員,可依據此研究結果挑選較適合之個案以進行研究。



1 則留言:

  1. 題目一之方向很好,如果目前的資料夠多,或許可試試【如前5分鐘之數據】能否預測整體分數? if ok, 這可當成 screener
    題目二需要大數據,如果臨床【實習學生】持續使用,或許 3年後,可用 retrospective 研究驗證之。我們現有的資料,也可分析/探索相關因素。
    一&二 有model papers 或類似文獻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