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國際競爭力

聽完王文中老師的演講及Q&A後,深刻的體會到「國際競爭力」的現實。

1. 目標:大陸學生為了日後的前途發憤用功。香港學生為了留在香港工作、生活而努力。台灣學生相對少了念書的驅力!?台灣的教育雖然提倡依「興趣」讀書,然而社會價值仍以文憑主義為主。很多學生念書只想拿到畢業證書而不在意學到什麼,因此社會新聞常有「博士生開計程車」、「碩士生考清潔隊」等也不足為奇。

2. 競爭力:大陸學生具有主動尋求並運用資源的能力。香港學生具有語言及師資(?)優勢。台灣學生擁有良好的師資及家庭支持。然而,王老師也說「慈母多敗兒」,台灣學生擁有的資源就像雙面刃,「如何善用資源而不依賴」即成為重要的議題。當然,也要學習大陸及香港學生的長處。培養競爭力的方法可參考謝老師提出之「八大核心能力」。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朱敬一:「不住相讀書」

朱敬一先生是目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在< 朱敬一 :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一書中說到:「學子不住相讀書,其功用不可思量。」
「不住相讀書」意指「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要 " 住相 ",不要為那個目的讀書」。應「先廣博後專精」。若能基於興趣廣泛地學習,或許將來某一天,靈光一閃,原本散落的「知識」得以串聯,造就非凡的人生。朱先生甚至認為「未來無法預測,可以有目標的做大夢,卻無需汲汲營營規畫人生」。

唸書真的能夠漫無目的嗎?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有目的的,即便唸研究所也是有目的或有所期待的。若真的沒有目的,該如何選擇該修那幾門課,而那幾門課不用修呢?誠如莊子所言:「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應該還是該具備某些原則選擇性的吸收知識。
我認為:「把握每一次的學習機會,而姑且不論學習到的知識是否有用」。可能是個較可行且折衷的想法?!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期末將近心得

時間飛快,期末將至。
回顧這一學期之時間分配,所花費時間由多至少排序為:
1. 職能治療進階理論課 (課前閱讀或課後作業)。2. 心理及教育統計學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及釐清問題)。 3. 理論之期末報告。4. 助教時數。5. 部落格撰寫 (包含資料蒐集、閱讀及整理)。
職能治療進階理論課所上的內容有些大學部上已學過,有些內容離我近年可能涉略之領域相去甚遠。然而此課程卻佔據我大部分可運用的時間。若此課程可開放讓學生選擇性上課 (例如:規定同學必須出席全部課程中的六堂課,但不限制同學出席那六堂課),也許能夠提升同學主動學習的意願。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腦傷認知評估課程-執行功能

吳老師認為,執行功能包含的範圍很廣泛,執行功能所包含的能力有:選則目標、設定達成目標的計畫、調整行為以達到目標、抑制與任務不相關的事物、自我偵錯及修正計畫或行為等。且執行功能跟很多認知功能都有關係,例如:記憶力、注意力等。目前仍沒有一個理論架構可清楚且全面地說明「什麼是執行功能」,因此如果有一個評估工具宣稱可以評估執行功能,必定會遭受他人的質疑。然而,如果個別測量執行功能底下包含的能力,並說明所有能力之「操作型定義」也許能夠獲得多數人的共識,評估結果也較容易解釋,例如:個別評估個案的「計畫能力」、「抑制能力」或「行為彈性」等。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反應性


反應性:當病人能力改變(進步或退步)時,評估工具是不是能夠偵測到。
驗證反應性的方法上,會先找到一群確實有能力改變的個案,使用某評估工具是否能反應出病人能力改變之情形。

external responsiveness(外部反應性)internal responsiveness (內部反應性)
外部反應性:看該評估工具的前後測結果和已驗證過反應性的評估工具(測量相同概念之評估工具)前後測結果是否相關,即「分數改變的相關性」。若分數改變的相關性高,則代表欲驗證之評估工具具有良好之外部反應性 (類似收斂效度的概念)。
內部反應性:看評估工具施測於能力改變的病人時,其前後測結果是否有改變。當病人能力確實有改變,而評估工具施測結果也顯示有改變,則代表此評估工具具有良好之內部反應性。

反應性與信度
信度與反應性是不同的概念。以下討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信度良好,反應性不佳:可能因為該評估工具沒有測到欲測量的面向,即使評估工具施測之結果很穩定,但反應性卻不佳。例如:以信度良好之平衡能力評估工具,看病人手功能經過治療後是否有改變。另外,如果評估工具有「地板效應」或「天花板效應」,都會導致評估工具之信度良好但反應性不好。
信度不佳但反應性好:如果一個具有學習效應或其它系統性誤差(信度不佳) 的評估工具,施測於能力有進步的病人時,其結果可能顯示此評估工具之內部反應性良好。

反應性與效度
反應性是不是一種效度?這個問題仍爭論不休,目前大部分的人認為「反應性」與「效度」不同,原因為:效度表示一次測量之結果,而反應性則代表多次測量之分數改變情形。
不過「反應性」與「效度」兩者仍有相似之處:若某評估工具具有良好的效度,其評估結果應該會隨著個案能力改變而改變!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與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

在謝老師編寫的課本章節裡,將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並列,而在Lidwine B. Mokkink (2010) 的文獻中,將表面效度歸類在內容效度底下。兩者之概念似乎有些類似,但關係又曖昧不明。

內容效度及表面效度之意涵如下:

內容效度:確定評估工具 (或問卷) 是否涵蓋欲評估之概念的所有層面。例如:若有一個評估工具想要評估「憂鬱程度」,但此工具只評估個案之心情好壞,則此評估工具包含的層面太少,內容效度不佳!因為「憂鬱」之症狀除了影響心情,也可能會影響行為或睡眠等。所以如果想評估「憂鬱程度」之評估工具,除了考量個案之心情外,還要評估個案之行為或睡眠等層面,才可視為內容效度較好的評估工具。
內容效度之好壞,可諮詢相關領域之專家,讓專家們依據他們對欲該領域之了解,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有全面的評估欲評估之概念。

表面效度:依據評估工具 (或問卷) 題目之題意,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真的能夠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例如:如果想評估個案之心情如何,卻問個案身高幾公分,則可能無法問到評估者想要評估的概念。
表面效度之好壞,可詢問專家或一般大眾 (病人或家屬),讓他們判斷評估工具中的問題究竟想要評估什麼概念。但專家是否能夠客觀的判斷表面效度好壞?是否會因為專家的背景知識充足反而看不到題目潛在的問題?目前仍有爭議。

總結而言,內容效度主要檢視「欲評估之概念是否全面地被評估到」,而表面效度則檢視「評估工具之題目是否有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

參考資料:
1. http://www.socialresearchmethods.net/kb/measval.php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tent_validity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ce_validity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讀文獻的樂趣

謝老師說:「文獻會閱讀越有樂趣」
雖然我現在大部分時候看文獻仍處於一知半解的階段,大部分文獻讀起來還是很痛苦。但有時候在文獻中,看到心理統計學中已學過的統計方法時,心裡會小小的興奮一下,有種「終於可以把所學應用於閱讀文獻上」的感覺,似乎文獻中「方法」的部分離我更近一些。
這小小的成就感更增加我學習統計的動機。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Raters對於文獻"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ow Attention Tests in Schizophrenia"之影響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ow Attention Tests in Schizophrenia"一文中,未詳細說明此研究收案時的rater有幾人。rater對於此研究結果可能的影響如下:

1. 如果每位個案之前後測由不同rater施測,則施測結果會因為不同rater間評分的差異而變得更不穩定,且不符合test-retest reliability之定義。

2. 如果每位個案之前後測由同一位rater施測,但全部的受測者由多位raters施測,則不影響Intra class Correlation(ICC)。因為ICC主要計算前後測分數的差異,所以只要前後測時評分標準一致即可。但若由多位raters共同收案,可能因為有些raters給分較高,有些raters給分偏低,則會造成個案間能力之歧異度增加,進而影響Bland-Altman plot (縱軸為前後測分數差,橫軸為前後測分數平均)之分佈情形。且目前未有文獻驗證SDMT及DVT的Interrater reliability。


 rater 對 SDMT DVT 施測過程及結果,「如何」造成影響?

雖然SDMT及DVT皆為標準化測驗,但不同rater仍可能對於SDMT及DVT施測過程及結果造成影響,影響層面如下:
 1. 不同rater對於SDMT或DVT之熟悉度必定有差異,因此施測方法之指導語是否完整清楚地說明,可能影響受測者操作時之正確率或操作速度。
2. 不同rater的計分/計時方式可能有些許差異。如:施測SDMT時,90秒一到受測者寫到一半的題目是否當成答對題數。受測者完成DVT時,rater什麼按下碼錶時間停止之時機(受測者主動告知時才停止或rater主動停止碼錶)等。

rater對於評估工具之影響程度,會因為評估工具施測方式或評估目的等差異而影響!
rater對於SDMT及DVT之影響程度有限。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單變項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相關分成「絕對相關」及「相對相關」。
絕對相關:理論上,兩者(概念)有直接的相關。以「單變項分析」看兩者(概念)的直接相關。
相對相關:從很多個因素中,找出相對相關較強的因素。以「多變項分析」,可找出「預測因子」或得到「排除其它相關因子後的影響力」。多變項分析分為「探索性研究」及「驗證性研究」。
研究中,要使用絕對相關或相對相關依研究目的而定。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認知課重點-attention


  1. limited resource:注意力有其上限,無法同時注意過多的訊息。
  2. early filter model v.s late filter model:處理較複雜之任務時,需要較多的注意力,因此會採取early filter model,濾除與任務不相關之訊息,使執行者可專注於正在執行之任務,如:專注打電動時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
    而執行較容易應付的任務時,則採用late filter model,可同時輸入多種資訊,每種資訊分別處理後,再由執行者決定要特別注意那筆資訊。如:可同時說話及走路。
  3. feature blinding:接收到刺激後,會經由各種feature maps (如:spacial map、color map等) 將刺激之特性分類,最後經由master map決定何種特性會被注意到。如:Stroop Test中,可選擇注意字義或顏色。
    當同時接收太多刺激或刺激的時間很短,master map來不及處理時,會造成Illusory Conjunctions之現象。例如:很快地出現3 4便消失時,可能會以為看到了3 4
  4. exogenous v.s endogenous:exogenous指「不由自主地注意力轉移」,例如:突然聽到巨大的聲響,會不由自主地轉頭去看發生什麼事。 endogenous指「自主地注意力轉移」,例如:轉頭去看帥哥/美女。
  5.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v.s inattentional amnesia:當我們很認真注意某件事物時,其他的訊息可能被忽略。以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立場而言,此現象與上述 2 (early filter model) 之概念相似  (但在此特別指視覺刺激),與正在處理之事物無關的視覺刺激被濾除,因此就像眼盲一樣沒有看到。以inattentional amnesia的立場而言,與事件不相關之視覺刺激並沒有被濾除,只是因為我們正專注於正在執行的任務,因此與事件不相關之刺激變被遺忘 (沒有形成「記憶」)。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療效驗證論文評析

課堂中提到系統性回顧的文獻(systematic review),將數篇研究主題相同的文獻pooling後看療效是否顯著。因為pooling後的個案數變多,有時候單篇的研究結果未達顯著差異,而pooling後反而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如此一來,不能端看P值是否顯著來判定療效如何,那要用什麼標準來判讀療效是否顯著呢?單篇的研究中除了使用P值外,有時還會使用「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或「meaningful change」當作療效指標,系統性回顧文獻也有類似的指標嗎?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Considerations in test selection- Part II

原來心理計量各專有名詞有多種的定義!!!
之前閱讀謝老師撰寫的教科書章節,裡頭介紹之每個心理計量特性皆有明確的定義,因而認為心理計量之專有名詞定義只有一套標準,沒想過原來不是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採用相同的標準。
越來越同意「長越大世界越複雜」這句話!
老師推薦之文獻待讀:

The COSMIN study reach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axonomy,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 of measurement properties for health-relate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醫圖的EndNote課程

醫圖辦理的EndNote課程沒有介紹太複雜的技巧,對於我這個初學者而言難度適中。以下為課程重點整理:

EndNote 相關功能
1. 安裝EndNote時,須選擇"Custom"模式,可使用較多種類的Filter及Output Style。
2. 建立書目文獻的方式有五種,分別為:自電子資料庫直接匯入、經由Filter匯入、現有的PDF匯入(需DOI碼)、使用EndNote線上檢索及自行建立等。
3. 可使用Find Full Text功能,一次找尋多筆書目之全文。欲搜尋較多醫學類之文獻,需先到
Edit→Preference→Find Full Text→勾選PubMed LinkOut。
4. 分類管理書目文獻:Group Set、Group及Smart Group之差別與應用。
5. 變換期刊刊名註記格式:step1:Tools→Open Term List→Journals Term List。step2:Edit→Otput Styles→Open Style Manager修改Otput Styles

Word 相關功能
5. 在Word中如何插入reference及Style的使用。
6. 將Word轉換成不含參數的Word檔:Convert to Plain Text。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Considerations in test selection 課程心得

課程中謝老師提到「unidimension」的概念。評估時,若能夠評估到單一面向的問題,才能夠明確的知道分數代表的意義。但是認知可以分離出unidimension嗎?
以前心理學家認為心理/認知發展是階段性的,如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就有明確說明幾歲到幾歲發展什麼。可是後來的人傾向於心理/認知發展應是連續的過程,雖然有方向性,但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中間總有重疊的時期。
老師上課時舉大學考試為例,數學、英文等各科目的分數代表各科能力 (unidimension),而全部加總起來的總分則較難以解釋其所代表的意義。但若是更深入的分析,數學科所測得的也不只有數學能力,它跟語文能力有一定的關係,例如:題意不理解故無法正確回答。而化學科則跟數學更是脫不了關係。如此說來,「各科」的分數算是unidimension嗎?我覺得不算。
每位專家對於「認知」的定義不同,卻都試圖將認知定義然後分類,如:注意力、記憶力等domain。無論怎麼分類,似乎沒有一種分類方式可以讓大家同意其各domain之間毫無瓜葛。如果定義或theory無法將認知分類成unidimensional domains,是不是就無法發展有效評估的工具呢?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

研究所似乎比大學更強調「理論」(Theory),理論的定義為:「解釋現象之間的關係」。
進一步探究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前,便開始思考,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算是一個理論嗎?
以理論的定義而論,我認為:算!Sohlberg將注意力分為5種,且根據臨床證據,將這5種注意力由易到難排序,且明確定義各種注意力。而這個理論也受到各種專業的臨床人員廣泛使用。
當我想要更深入瞭解這個理論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有更豐富的內容時,找到最完整的資訊如下表整理


一開始我覺得這個理論有些單薄,沒有說明理論的由來,沒有具體的證據,沒有更多的假設,大部分理論有的長篇大論它都沒有。不禁,讓我思考:「什麼是好的理論?」
以結果論而言,經得起時間及研究驗證的理論就是好的理論。
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從1987年提出至今三十餘年,仍是OT討論注意力時的共同語言,可以算是個好的理論,至少是個實用的理論。

雖然我還是覺得這個理論內容單薄,但又沒有駁倒它的理由。
我早該知道,「內容豐富與否」跟「內容優劣」沒有絕對的關係。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三個注意力理論簡述

這週為選定進階職能治療報告的主題,閱讀一些「注意力」相關的理論。不讀則已,一讀之下才發現注意力的理論仍處在「百家爭鳴」的狀態,各有各的道理及證據,卻仍缺乏一個完善的理論可獲得所有學者的共識。有些理論尚在逐漸發展中,有些理論已逐漸被新的研究成果淘汰。以下篩選出三個目前仍有文獻探討或應用的理論,並簡略比較其優缺。

理論(提出者)
主要內容簡介
優點
缺點
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 (Sohlberg, Mateer, 1987)
依據臨床觀察歸納,將注意力依照難易程度區分為focused attention, sustained attention, selective attention, alternating attention and divided attention等五類。
1.      此理論所提出之注意力向度為OT常用之分類。
2.      依據此理論發展出Attention Process Training,可針對不同的注意力向度介入。
1.      較缺乏認知神經科學之根據。
The atten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 (Posner, 1990)
依據神經心理學觀點,提出大腦存在三個注意力網路,分別是orient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alerting
1.      有明確的認知神經科學理論,強調腦部構造與功能間的關聯。
2.      與評估工具Test of Everyday Attention測驗的概念相同。
1.      未說明三個注意力網路之間的關聯性,及注意力如何產生。
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Traisman, 1980)
依據認知心理學觀點,認為選擇性注意力經兩階段產生,分別:preattentive stage and focused attention stage
1.      探討選擇性注意力如何產生。
2.      此理論為心理學領域探討注意力時的重要理論之一,具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支持。
1.      此理論只探討「選擇性注意力」,範圍較侷限。

整理完後,決定先搜尋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的相關文獻。因為此理論在OT領域被廣泛使用,欲評估或介入注意力時,可依此為參考。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安全衛生教育講習會

今天早上8:30至17:00,於醫學院501室,舉辦「101學年度新進教職員、研究生及專任研究助理安全衛生教育講習會」。由於我屬於新進研究生,因而只需上半天的課程。
從課前公布的課程表看來,雖然課程主題多半與職能治療研究所較不相關,如:共同研究室儀器介紹及使用規範、實驗室安全衛生法規及實驗室廢棄物管理等。但主講人一點也不馬虎,包括多位臨床工作人員、行政主管甚至醫學院院長,由此可見醫學院對此講習會的重視程度。
不料,當我進入講堂時,發現完全沒有一位主講者站在講台上,投影幕上只有PowerCam撥放著,所謂的講習無異於在家觀看網路影片。當下的感受不是很好。似乎這場講習只因為法規規定要舉辦而舉辦,而沒有舉辦講習的積極目的。沒有講者親臨現場,怎麼知道學員是否理解上課內容?怎麼知道聽眾是否有專心聽講?如果學員有問題發問該問誰?與其這樣,不如大家各自在家參加線上課程即可,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還有醫學院的資源?有講者現場教學的成效是否會比播放影片的效果為好?這點我無法確定,但這樣的上課方式給人一種不重視這場講習的感覺,實在很難要求台下學員認真聽講,也難怪台下有人吃東西、睡覺、聊天或看自己的書。想要專心聽課的人有問題無法澄清,不想上課的人則逍遙自在。
這樣的講習講師與學員都落得輕鬆,大家逢場作戲罷了!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統計學 大哉問

開學前,謝老師推薦我可以先自習《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第六版)》一書。看的時候當然是懵懵懂懂,對於很多概念或來由不甚了解,想說:等我上課之後就知道了。沒想到我現在開始上心理統計學課,心中的疑惑不減反增。
為什麼推估母群時,標準差的分母是自由度?為什麼偏態、峰度的公式長這樣?
當然不是每個問題都那麼重要,重要到我一定要清楚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這有點回到之前謝老師提出過的問題:背下來就好還是一定要理解?
就目前我對統計學的認識,公式的來源似乎可以略分為兩類,
一類是概念清楚,直觀公式便可以理解它的意涵。
另一類公式可能由代數推導而來,概念較難理解。
對於第一類的公式,無論在理解、記憶或運用上都簡單的多。
但第二類的公式,目前好像也只能背下來,知道使用此公式用於何時、如何運用。
其實很多知識也都是背下來,久了之後就變成知識或者學問的基礎不是嗎?
為什麼「負負得正」?說真的,不知道。但是從小到大老師都這麼教,我們也都這麼學。長大之後大家朗朗上口,但當有人認真的打破砂鍋問到底時,我也只能心虛地說:不知道。雖然心虛,但話說回來,我們真的有必要知道每一件事情的根由嗎?
莊子覺得不需要,「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怠已!」
我也覺得應該沒有這個必要性吧!
回到統計課而言,也許很多公式就像「負負得正」那麼基礎卻不容易理解背後的原因。
所以不用每件事情都要追根究柢,不過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打破砂鍋,什麼時候不需要。
此時,老師跟前輩就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如此才不會有所遺漏或只掌握枝微末節的資訊。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長知識!!

1. 向Jenny學姊請教如何分辨外國人名的「名」、「姓」,以及名字該如何發音。學姊提到一個我之前沒聽過的單字"hyphen"。原來中文名字翻譯成外文時,中間的"-"該唸成"hyphen"。但隨即又想到:"dash"跟"hyphen"有什麼差別呢?怡靜去google了一下才發現,原來dash是"--"而hyphen是"-"。簡言之,dash比較長而hyphen比較短!

2. 怡靜向佳苓學姊請教文獻搜尋策略時,學姊推薦了一個實用的網站"Web of Knowledge",除了可查詢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外,還可以查詢該文章被引用幾次、是那篇文章引用的。對於日後以某篇文獻搜尋其他相關文獻時,是個很實用的方法!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2012.09.19 末代聚餐紀錄


時間
2012.09.19 (12:00~13:00)

地點
交誼廳

人員
恭宏(主席)晟瑋、玉雲姊、名容、怡靜、Jenny、香香、佳苓、恩琦、菀薈、姿誼、
依兒、盧以 13

餐點
訂飲料 (午餐自備)

討論
Ø   恩琦學姊看完電影《翁山蘇姬》後,分享電影觀後心得。 大家熱烈討論諾貝爾和平
      獎得主應具 備之條件及其貢獻。
Ø   薛老師請大家吃月餅,但因松子酥的數量有限,因而舉辦緊張刺激的抽獎活動, 
      獎者可得松子酥一塊,沒抽到的人則獲得鳳梨酥一塊。
Ø   因開學後大家課程時間不一,較難安排午餐聚會時間,故之後暫不安排午餐聚會。
        感謝老師提供大家開心聚餐切磋的機會。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上課突發奇想

吳老師在進階職能治療課堂上介紹許多認知神經、認知心理的知識及技術。可以透過非侵入性的儀器測量腦部執行不同功能或思考時活化的情形,藉此可清楚的了解大腦的那些區塊,負責處理那些認知功能(例如:記憶、執行功能、問題解決等)。
不知道那裡來的靈感,我突然想到:評估工具的「效度」是不是也可以透過EEG、EMG等儀器驗證呢?以記憶力為例,可記錄病人填答不同的記憶力評估工具時,大腦的活化狀態,以及病人日常生活中使用記憶力時的大腦活化狀態等,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各種同類型的評估工具是不是有評到相同或類似的能力?如此一來,似乎可以提供抽象模糊的認知評估一些具體有利的證據。
但這只是我的突發奇想,是不是有這個必要性或是否可行還需要討論與指教。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第一週上課心得

開學一週了,但是有兩個禮拜的充實感。可能因為我每天規律地來學校,而且有太多東西要學習。老師說要準備過著「事倍功半」的生活,但我卻覺得能夠事倍功半已經很厲害了。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學習,小到怎麼用辦公室電話撥外線、如何掃描列印等瑣事,到搜尋策略該怎麼使用、報告要怎麼交等學習上的大事等。
其中想特別說一說的是搜尋策略的練習。搜尋策略看似一堆亂碼,實際了解之後,其背後卻是條理井然的邏輯思考。雖然事先看過老師的講義,盯著螢幕老半天卻想不出幾個關鍵字,不然就是搜尋出來的內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還好有Jenny、香香、怡靜的幫忙(團隊真的很重要!!),有的給我搜尋方向上的建議,有的給我文獻以供參考,有的是經驗分享,都讓我受益良多。接下來「文獻彙整與評析」及「腦傷認知功能評估專題」兩堂課皆邀請佳苓學姊講解搜尋技巧並上機操作,好好把握這兩堂課學習,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相關技能。
另一個讓我感到與以前求學經驗差異很大的是時間的運用,上課時數變少,做報告、看論文的時間卻增加了。時間運用上變得比較彈性,但相對的時間管理的能力也要好好加強才行。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碩一上課表



0
7:00-8:00







1
8:10-9:00
職能治療文獻彙整與評析一






2
9:10-10:00
進階職能治療理論



心理及教育統計學上


3
10:20-11:10
進階職能治療理論



心理及教育統計學上


4
11:20-12:10
進階職能治療理論




心理及教育統計學上


@
12:20-13:10







5
13:20-14:10


腦傷認知功能評估專題




6
14:20-15:10


腦傷認知功能評估專題




7
15:30-16:20







8
16:30-17:20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學 I評估理論與技巧

第五章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之時代趨勢
 此篇章中提及一個近來備受重視的概念:「以個案為中心」,依據個案的期待、目標執行治療。但在職能治療的臨床上想貫徹這個概念卻不太容易。職能治療的核心概念在於個案生活中的職能表現,因此除了直接治療外,常透過代償、改變環境或任務等方法,盡量協助個案回歸生活。然而,臨床上與個案討論治療目標時,個案常說「我手好了我就會做了,不用教我這個」、「自我照顧很重要但跟手比起來手會動更重要」甚至有人認為「就算自我照顧都沒問題了但是手還是不能動有什麼用?」。很顯然職能哲學與病人的期待不符,縱使跟個案說明職能治療的價值及可提供的協助後,個案仍較關心他的手或功能是否能恢復如初,即便有些個案的預後並不樂觀,但發病後一時三刻間也難以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改變。這讓我想到「心理調適歷程」,一般人在遭遇不幸事件或重大改變時,心理上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等階段,而病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時,大部分仍處於「否認」或「憤怒」的階段。這時期待他們認同職能治療以功能表現為主的治療目標,確實較不容易。我以為病人所處的調適階層會影響病人對於職能治療甚至整體醫療的目標或期望。因此如果想了解個案「對於職能治療接受度如何」、「知道知道什麼是職能治療」等議題,或訂定治療目標時,是不是也可以將個案的心理狀態列入考量?





開學第一天

雖然開學日是9/10,但作息及心態上已經開學了。
服完十一個月的兵役,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對於學校生活已有些生疏。
第一天來辦公室,老師隔著太平洋送來溫暖的關心,並交付輕鬆的任務:詳讀老師的部落格。裡頭詳載著老師對於研究及生活的哲理、計畫或概念等。當然關於研究方法或技術上的
文章我是有看沒有懂,但對於研究的態度及人生規劃的部份,卻多有體悟。
當我拚一塊一千片的拼圖時,因為每一片拼圖都只是整個完成圖案的千分之一那麼微小,幾乎無法一眼就看出這片拼圖應該放在哪哩,而必須要仔細的對照完成圖判斷小拼圖的位置。我覺得做研究有點像在拼拼圖,在探所未知的過程中,如果心中沒有藍圖或明確的目標,就像拼拼圖時沒有完成圖可以參考,想完成拼圖幾乎不太可能。同樣的道理,如果只是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可能可以藉此獲得學歷文憑、升遷或賺錢,但終究難有長遠的發展或發現。相反的,老師的部落格裡有一系列一系列的研究計畫以及明確的目標,按部就班的深入專研,才能有效的拼湊出知識的拼圖。套句老師說的話:「要看得夠遠!』
看部落格以前,我以為老師在他的研究領域裡,已經如魚得水,沒想到還會接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我想這對老師的打擊,一定比研究生受到指導教授的打擊還大吧!但老師是怎麼調適的呢?老師說:如果繼續挑戰更高的殿堂,就會一直接受到別人的指教。看起來很熱血!不過老師也有透漏,可以允許自己難過一下,只是每個人難過、調適的時間不同而已。這給我很大的鼓舞,因為老師貴為教授都會遭受批評,更何況我這個小小研究生?當然這不是厚顏無恥,而是打不死的蟑螂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