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反應性驗證─掌握所有可能影響之因素

反應性驗證結果之解讀至少需考量下列4項影響因素:

  1. 前後測之間隔:反應性前後測間隔將影響【評量概念(如注意力)改變程度】,
    理想上前後測間隔越久,則受測者之注意力改變量越大,反應性也越大。
  2. 受測者接受之治療:
    受測者於前後測期間,接受特定之治療(如注意力治療),將有助於評量概念之恢復。
    理想上有接受注意力治療之受測者,其注意力測驗之反應性應該越大。
  3. 樣本特性:
    受測者之疾病嚴重程度及年齡等,都會影響受測者之注意力改變程度。
    理想上疾病嚴重度越嚴重且年齡越輕,反應性越大。
  4. 評量工具之練習效應及隨機測量誤差:評量工具之練習效應會導致反應性驗證結果【高估】,
    隨機測量誤差則會造成評量工具之反應性【較差】。
受測者接受之治療可透過與治療師之訪談深入了解。
訪談之內容包含(以注意力為例):
  • 找出(決定)需注意力介入個案之方法
  • 採用之治療方案
  • 治療之頻率





1 則留言:

  1. 影響因素可能還有【距離發病的時間】【與注意力相關之腦傷位置】

    另,隨機測量誤差對於個別反應性影響較大,團體反應性較小

    另可訪談治療師對於注意力評估工具與療效之一般性看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