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詞及動詞
(Subjects and Actions)
·
原則一:把句子的動作放在動詞 (put actions in verbs)
- 科學寫作中應盡量免使用「名詞化的動詞」表達句子中的動作。
Ø 「名詞化的動詞」為由動詞變形而來的名詞(如
analyze 與 analysis)。
Ø 句子中使用「名詞化的動詞」後,該句子中的動詞將不是作者主要想表達的動作,如此一來將造成讀者閱讀理解的困難。
Ø 例句:
We performed an analysis on the data. (X 使用「名詞化的動詞」)
We analyzed the data. (O)
We performed an analysis on the data. (X 使用「名詞化的動詞」)
We analyzed the data. (O)
Ø 「名詞化的動詞」適用於:簡述上一個句子的動作,以達到承接上個句子的作用。
例如:We analyzed the data. This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experiments.
例如:We analyzed the data. This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experiments.
·
原則二:把句子的主角放在主詞 (put characters in subjects)
- 考量句子主要描述的事物是什麼,而句子主要描述的事物就是主詞。
- 同一段落中句子的主詞盡量一致、類似或有邏輯上的關係。
·
原則三:主詞盡量靠近動詞 (Keep subjects near verbs)
2. 段落/句子的連貫及強調
(Cohesion, Coherence, and Emphasis)
·
把新的訊息放在句子後面
- 新的訊息指「讀者不熟悉」或「文章中還沒出現過」的概念或名詞。
- 擺在句子最後面的新訊息具有強調的效果,讀者通常會特別注意句子最後的訊息。
·
謹慎地使用被動式
- 被動式的句子有兩個特徵:一、主詞的位置改變;二、作出行為的主詞可能被省略。
- 可省略的主詞:一、讀者容易瞭解是誰作出行為;二、作出行為的主詞不重要,如方法段落的重點在於研究方法而不是誰執行研究。
- 被動式的使用時機:有利於「把新的訊息放在句子後面」。
·
確保段落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彼此呼應
3. 簡化
(Concision and Simplicity)
·
句子的結構才是讀者理解句子容易與否的關鍵,未必是句子的長度或複雜程度。
·
省略不必要/冗長的字或片語
·
使用較簡單的單字
- 若詞意相同的兩個(或多個)單字,盡量選用較潛顯、常用的單字。
·
使用較簡單的主詞
- 如果主詞的結構或內容很複雜,可考慮把句子拆成幾個較簡單的句子,或者移除主詞中不重要的字詞。
- 主詞太複雜會使讀者不易理解句子的重點,且主詞與動詞相隔太遠。
·
使用適當的形容詞及副詞
- 無須同時使用兩個(或多個)詞意可以互相取代的形容詞/副詞,如”a new and novel
drug”。
- 同一個句子避免使用多個保留的字詞。
如:”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method may possibly identify putative enhancer elements.” - 避免使用過度誇大研究結果的形容詞/副詞。
如:extremely / ve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