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Task (SART)

測驗操作方式:畫面中間隨機出現數字1-9。受測者看到數字時需快速按下按鍵,若出現數字3則不要按按鍵。數字3出現之百分比約為11%。

完成測驗所需時間:每個數字呈現之頻率為 52.2/min。全測驗共約4.3 min。 (推估共有225個數字)

記分方式 (測驗結果呈現):Go-trial reaction times (正確按按鍵時之反應時間)、No-go errors (不該按卻按按鍵之次數)、Go-trial omissions (該按按鍵卻沒有按之次數)。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sustained attention 之電腦化評估工具

Assessment tools
Time
administration
CPT
14 mins
如之前文章所整理。
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
5-10 mins
看到圓點出現就按按鍵。
(Distractor) Condition Sustained Attention Task
30-40mins
看到正方形出現要按按鍵。
Distractor是增加干擾因素(背景顏色干擾)的版本。
The Scanning Visual Vigilance Test
?
看到長方形跳出來要按按鍵。
Mackworth’s Clock Test
2hr
畫面中有一個鐘面,看到秒針跳下一格時要按按鍵。
(秒針每次跳一格或跳兩格)
sustained attention task
?
掃描一排數字(6個)並判斷數字中有沒有出現4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task (SART)
4.3 mins
畫面中隨機出現數字1-9。看到每個數字都要按按鍵,除了數字3
Children Sustained Attention Task
7.5 mins
類似CPT。但刺激物變成數字。
(文獻中之說明不明確)

以上資料為文獻或Google上找到之持續性注意力之電腦化測驗。完成每項測驗所需時間差異很大。。。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2013/01/28 C-DVT討論整理

1. 持續性注意力測驗之操作時間。查文獻瞭解現有之持續性注意力測驗施測所需之時間,或是否有定義需「持續多久才可稱為持續性注意力」。

2. 預估並設定C-DVT受測者完成測驗所需之時間範圍,以決定C-DVT之刺激物數目。(施測時間約5分鐘以內,較不會使受測者感到不耐煩)

3. 是否該加入「趣味性」之元素。確定「持續性注意力的定義」,瞭解是否需持續執行重複且單一(較無聊)的活動才稱為持續性注意力。

4. 所有受測者之測驗結果須可匯出成excel檔。

5. 目標物(如數字6)不可太集中出現。目標物不能完全隨機出現,須思考更具體及完整之規則。

6. 開始撰寫給programmer的說明。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2013/01/24 C-DVT討論整理

1. 修改幅度:C-DVT施測方式仍需盡量接近DVT之紙筆測驗。而避免與CPT過於相似。

2. 多版本測試:可設計2-4個C-DVT版本進行初步測試。

3. 數字垂直排列之DVT:將數字垂直排列於螢幕中央。每行約4-7個數字。targets之個數及刺激物種數需固定。

4. 施測結果呈現:於C-DVT測試階段先全面地紀錄所有施測結果(如:作答時間、反應速度、正確數及錯誤數等)。

5. 發展評估工具之重點在於基礎能力/研究功力之養成,無須過於在意最終發展出之評估工具是否具有良好之心理計量特性。

CPT各版本整理

CPT種類
施測方式
Conners’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CPT II)
360個英文字母。分為6個群組,每個群組再分為3個次群組。每個次群組20個刺激物。不同群組的刺激物之間的時間長短不同,分為124秒三種。每個刺激物呈現時間為250毫秒。完成測驗共需14分鐘。
3-7 CPT
3後面接著出現7才須按按鍵。
A-X CPT
A後面接著出現X才須按按鍵。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 Identical Pairs
(CPT-IP)
分為2個數字、3個數字及4個數字版本。畫面中一次出現2/3/4個數字,如果下一組數字跟前一組完全一樣則按按鍵。
CPT flanker
畫面中有5個箭頭,受測者只看中間的箭頭方向按左右鍵。
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PT (IVA+Plus CPT)
視覺版:看到1須按按鍵,2不要按。
聽覺版:聽到1須按按鍵,2不要按。
Test of Variables of Attention
(T.O.V.A)
視覺版:看到特定圖形才按,干擾圖形不要按。(共只有兩種刺激物)
聽覺版:聽到特定音頻才按,其他音頻不要按。(共只有兩種音頻)
degraded stimulus CPT
(CPT-DS)
在數字上重疊其它圖案,增加視覺辨識的困難。
Conjunctive CPT
視覺:目標物為紅色正方形,有顏色(紅、黃、綠、藍)及形狀(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星形)的干擾。
聽覺:聽到ni要反應,會有母音(a、□e、□i、□o)及子音(nsbr)的干擾。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認知電腦化測驗網站

http://www.cantab.com/cantab-tests.asp
此為 Cambridge Cognition公司之官網,此公司主要目標為發展認知相關電腦化測驗。目前已發展之認知相關電腦化測驗名稱為 CANTAB battery。
此網站中將認知相關電腦化測驗分成8類,分別為:Induction、Visual Memory、Executive Function、Attention、Semantic/Verbal Memory、Decision Making and Response Control、Social Cognition及Other tests等。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2013/01/21 C-DVT討論整理

與謝老師討論電腦版持續性注意力之重點整理。

1. 評估重點:持續性注意力。因此發展之測驗須要求受測者持續操作一段時間。至於操作時間須持續多久(一分半、兩分鐘或三分鐘等)有待驗證(查文獻或自行驗證)。

2. 適用對象:盡量提升適用性(減少文化差異)。先優先考慮中風且有忽略症之個案或小朋友/兒童

3. 隨機誤差:

  • 隨機誤差造成之原因可能為「受測者之策略應用」。由於每個受測者可能使用不同策略,或同一名受測者每次受測時皆使用不同的策略,而造成測驗結果之不穩定。若測驗中盡量減少受測者使用策略的機會應可降低測驗之隨機誤差。
  • 測驗中之targets數目需固定。若targets的數目有隨機決定可能導致測驗之隨機誤差增加。


4. 學習效應:

  • 學習效應受個人因素題目性質等因素影響,因此難以判斷正式測驗前接受多少練習才可降低練習效應,有待研究驗證。
  • 測驗前練習與測驗時間較難兼顧,需判斷「結果精確性」及「測驗簡短」兩者孰輕孰重。若測驗前之練習量增加確實可減少學習效應,則多花點時間測驗仍可接受(且多花費的時間應不會太多)。

5. 現有評估工具之修改:無須太在意修改之幅度(僅做少部分修改或與原測驗差異很大)。持續性注意力測驗大都有學習效應及隨機誤差大的問題,未來發展之測驗主要目的便是克服「學習效應」及「隨機誤差」。若不抄襲他人已發展之評估工具即可。

6.未來發展方向:施測畫面中一次出現一個刺激物。以降低受測者之策略應用。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破英語,讓你走進全世界!


在雅虎新聞中看到一篇報導,標題為「破英語,讓你走進全世界!」,以下為部分節錄:

大前研一在《低IQ時代》中將英語能力列為謀生3神器之一,但他也強調「所謂一口好英語,並不是指英語流暢。因為世界共通的語言並不是英語,而是文法或語言都不正確的『破英文』。」

因為英語只是世界上8%的人的母語,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英文只是第二語言。所以重點在於,你能否用英文傳達出你想傳達的訊息,而不是說出多完美的英文。

打造英語腦的幾個練習:
1.敢開口說英文:Globish鼓勵不完美的英文,講得不好,各種國籍的人更好溝通。 
2.少背單字:Globish強調只用1500個單字,字彙不再是煩惱。 
3.彈性學習:YouTube學習法,1分鐘空檔也能學,兼具休閒娛樂與學習功效。 
4.現學現用:視訊會議、向外籍上司報告、跟外國人寒暄常用短句,背了馬上用。 
5.救急查證機制:學會Google翻譯指令,讓Google幫你改英文。 
6.扎實語言地基:捨棄複雜文法,比較中英文語言概念基本差異,掌握英文氣味。 
7.擁有專屬英語資料庫:收集最想表達的句子,想用馬上查得到。

雖然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學得越像越好」,但若將語言當作溝通的工具則重點應為「詞能達義」且「樂於溝通」。

http://tw.news.yahoo.com/%E7%A0%B4%E8%8B%B1%E8%AA%9E-%E8%AE%93%E4%BD%A0%E8%B5%B0%E9%80%B2%E5%85%A8%E4%B8%96%E7%95%8C-052735970.html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2013/01/15 與謝老師討論紀錄

1. 研究方向:以認知功能為主。注意力、記憶力或執行功能只是特例無須太過在意,無論選擇何者,重點皆為:需掌握核心能力 (如評估工具驗證之能力)。

2. 寒假任務:設計並驗證電腦版DVT。試圖降低測驗之學習效應及隨機誤差。
    一週後討論初步構想。過年前完成電腦版。過年後測試 (約10人,同學或小朋友皆可)。

3. 快速掌握未知領域概念之方式:(1) 找到key paper。可找一到兩篇內容良好之review article,已建立初步之概念。(2) 有粗略之概念後,依據個人經驗判斷還需要更深入了解那些資訊。

4. SAS應用心學習。SPSS之功能較陽春,若能熟練使用SAS則無需再學習SPSS。

5. 老師的研究哲學:「能掌握定義就能掌握評估」。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2013/01/15 寫作課建議重點整理

1. 題目不明確。確定文章 (書面報告)欲書寫之重點,再訂定精確之題目。
2. 注意力的定義目前仍不明確,才會造成注意力理論之分歧。
3. 第三段之重點應為「Clinical Attention Model之優勢」。並更詳細說明理論之發展背景。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pilot study 先導性研究

搜尋文獻時常看到"pilot study" (先導性研究),但仍不清楚什麼是pilot study,因此整理如下:

定義:

Pilot study可以說是正式研究的簡化版。研究中使用較少的樣本數,較短的研究時間等,但研究之收樣對象及方法、研究流程皆與未來之研究相同。


目的:

Pilot study之主要目的為確定研究之安全性及可行性,且可藉此檢討未來研究可改善之處。以避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卻獲得不佳之研究品質。
另外,可達到:


  • 研究中之指導語是否完整。
  • 研究者及技術人員是否有充足的訓練及熟悉度。
  • 儀器或工具操作是否正確。
  • 確認研究結果之信效度。
  • 確認研究結果是否有天花板效應或地板效應。 
  • 確認研究中給予之介入劑量或強度是否合宜。
  • 確定研究之效果及效率。
  • 確定未來研究之endpoint (確定未來研究中需多少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