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盡量明確地寫出文章主要之價值
- 研究可略分為探索性及驗證性,作者應瞭解自己研究之類型,並於標題、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皆應呈現並呼應。
- IRT研究中若只是合併評分category及刪題,仍可保持原來測驗名稱而不算發展新測驗。例如:Quantification
of the 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using item response theory。
- 標題不宜太長太繁瑣。
例如:
a.「驗證及比較心理計量特性」保留「比較」即可,因比較前一定需先驗證。
b. 測驗名稱未必需要完整寫在標題,列出評估工具之評估目的即可。因讀者或審查者看到測驗名稱,不一定知道測驗之目的。
摘要
1
方法及結果之架構宜一致。如:方法分為二部分(量表發展及心理計量驗證),則結果也應分二部分呈現。需與研究目的呼應!
2
摘要最後面應凸顯研究之結果及價值。
3
研究欲驗證之評估工具若為讀者較不熟悉或具有多種版本,宜在摘要的背景中概略介紹。
4
若受限於篇幅,可考慮不列出研究的secondary
findings。
前言
1
前言的架構
A
評估工具心理計量驗證常見之前言布局:a)概念/重要性;b)評估工具;c)評估工具之不足;d)研究目的。
B
前言段落太多,重點容易被稀釋且不易閱讀。保留與研究最相關之重點即可。
C 若文章重點非方法學的討論,則前言不用太強調方法學的內容。以避免混淆前言欲凸顯之重點。
D RCT研究之前言僅需簡單交代目前研究之不足或不明確之處即可。因RCT研究之重點在於研究結果,且研究之rationale較易理解。
2
研究目的段落
A
研究假設是否描述的考量:A. 篇幅是否單薄;B. 期刊/審查者之要求。
B
研究假設放置的位置:A. 研究目的段落;B. 各統計方法陳述之後。若研究目的段落之內容太多且方法段落太過單薄,則考慮放在方法段落。
C
次要的研究目的不一定要寫在前言的目的段落,當研究目的太多的時候。次要研究目的可在「方法」-「資料分析」的段落交代。
D
必與論文標題及前言呼應。
3
前言的寫作重點
A
不同概念間的定義不可重疊,且避免使用相同的字詞 (如:)
B
說明概念的重要性時,若以正面敘述已說明清楚,則無需再以反面敘述之,避免重複。
C
研究核心議題之臨床意義可於前言或討論之段落論述,端看前言篇幅而定。
D
研究計畫之前言篇幅不限,因此應力求完整。尤其審查者可能較不熟悉的議題,甚至可完整深入地說明改念及方法。
E
前言評論時,需有明確的數據以增加評論之力道。且於研究中要能解決評論的問題或達到評論的標準 。
方法
1
測驗發展
A
測驗發展之程序,宜在每步驟前說明該步驟之目的。
B
研究目的為評估工具發展及驗證,在驗證的程序描述中,因評估工具尚未發展,所以不宜說明工具的內容及施測方法等。
2 程序
A 程序之描述可著重於「欲達到之目的」及「欲執行之事項」,以利讀者了解程序之重點。
3
公式
A
● 資料分析方法的公式很常見且文章篇幅很多,則可考慮省略。另需考量公式所計算的數值是否為文章之重點。
B
● 資料分析方法的公式以算式描述即可,必要時佐以文字描述概念。
C
● 公式中的乘號可使用*或×,端看期刊是否有其規定。全文需使用一致的乘號。
4
資料分析
A
須包含之重要內容為:統計方法及判斷標準。
B
撰寫判斷標準之動詞時態為過去式。
C
資料分析方法的公式很常見且文章篇幅很多,則可考慮省略。
D
資料分析方法的公式以算式描述即可,必要時佐以文字描述概念。
E
資料分析之撰寫時,以分析之各個目的或概念分段較容易讓讀者瞭解。
結果
1
ANCOVA結果呈現時,應同時呈現未控制的數值(如p-value)。主要原因有二:一、臨床上無法獲得控制後的結果;二、同時呈現控制前後的結果較能凸顯控制後的價值。
2
若研究目的為發展評估工具,則於結果的部分應說明評估工具發展每一步驟包含那些更改、更改的理由及每一步驟完成後之結果。
3
結果呈現避免窮舉,否則讀者不易吸收。如欲陳述之內容(例如量表之各題)多於5項,則可考慮以較大的架構彙整細碎之內容。
4
IRT研究中合併評分category需考量概念上合併後是否合理,合併後仍需驗證。
5
數值呈現:
A
p-value≧0.05則顯示小數點第二位;若p-value<0.05則顯示小數點第三位。
B
%顯示到小數第一位。
C
t value於初稿時可考慮不要放在內文裡,以增加可讀性。
D
結果呈現數值時不宜解釋數據之意義,否則會與討論重複性過高。
研究限制
1
研究方法的限制可分成二層面考量:「研究方法本身」及「研究者執行該方法時所做的修改/調整」。
2
研究皆有限制,因此無需過度在意列出過多研究限制。然而作者須瞭解其研究限制的嚴重性,並依此考量研究結果的肯定程度。
3 限制之寫作重點:A. 限制為何;B. 此限制對於本研究有何影響;C. 未來可如何補救或改善此限制。
討論
1
討論section的架構
A
討論第一段常見內容:A. 研究目的;B. 主要發現;C. 研究的優點或貢獻(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或研究發現上的獨特性)。
B
討論每個段落的開頭盡量以研究之發現 (結果)為主。
C
當研究結果有正向及負向時,討論可分割成三段:正向結果討論、負向結果討論、及綜合考量正負向之結論。
2
討論section的寫作重點
A
討論中提出的優點應與前言/方法呼應。如:持續性注意力測驗的優點為測驗時間較短,則需於前言或方法中說明「測驗時間多久屬於持續性測驗」。
B
討論中對於研究結果的解釋應盡量清楚明確。越明確的解釋別人的接受度可能越高。
C
方法及結論中未提及之數據不宜突然出現在討論中。
D
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之論文,討論重點應為"工具心理計量特性的應用",而非探討不同概念間之關係。
3
討論的題材
A
和研究目的關係較遠的討論內容,在初稿時可考慮策略性地不贅述。
B
雖然研究目的易與前言內容重複,主要發現則易與結論重複,但這些內容皆為研究之重要內容,因此內容或語彙重複無訪。*討論中的段落太多[約7-8段],則上述段落可考慮省略
C
若欲深入討論或篇幅不限(如碩博論)時,可討論研究流程或方法學上的優缺點。
D
當研究之結果不好或較weak,應承認結果不好,並討論造成結果不好的原因。
結論
1
結論須呼應研究目的。如:研究目的提到發展量表及心理計量特性驗證,則結論亦須先說明量表發展的結果,再提心理計量驗證結果。
2
常見的研究限制為研究結果之概化限制及研究結果可能高估或低估。這些議題有助於臨床人員解讀及應用研究結果。
3 研究者須了解研究的證據力強弱及研究限制,以適當的解釋研究結果 (避免太過肯定或太過保守)。
圖
1
指涉二個以上的圖或表應以複數呈現,如tables 1
and 2。
2
圖盡量以黑白呈現,但不同組之間代表的圖型差異要大,以確保印出成黑白的紙本時仍可看的清楚。
3
圖主要呈現趨勢或概念,訴求一目了然,盡量避免過多文字或精確之數值;表則應力求數值精確。
4
圖若修改自他人的圖,需在圖的標題後註明"修改自XXX(來源)"。
若完全一模一樣的引用其他論文已發表的圖,需在圖的標題後註明來源外,尚須取得出版單位(版權擁有者)之同意。
表
1
表或圖應該與正文互相獨立。盡量使讀者只看圖表或內容即可掌握重點。
2
圖及表併呈時,多半當成圖呈現;亦可將圖縮小放入表格裡。
3
表格中顯示mean±SD較清楚。
4
表的格線設計時先考量如何讓審稿者可容易看懂。原則上,表上的縱線應省略,橫線則越少越好。
Appendix
1
新發展的評估工具盡量將其測驗內容附上於appendix,審查者/讀者對於工具越瞭解越可能接受此一評估工具。
寫作概念/技巧
1
研究議題通常著重於相關(預測)或差異,作者決定其研究之重點後,文章標題、研究目的及圖標的標題都應一致。
2
名詞或概念第一次出現時就要說明清楚。使得者「讀到哪,懂到哪」。
3
條列之重點若>5個就會使讀者難以掌握,且影響可讀性。解決方法為:在內文簡要說明,詳細之內容製表或在appendix。
4
介紹性的文章:若超過5~6段,宜使用次標題且主題句清楚,以利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寫作/投稿策略
1
作者欲詳細呈現其研究結果、概念或工具(如初次發表之評估工具),需較多文字說明,可考慮投稿字數限字較寬鬆之期刊。
2
寫作策略上,初稿須凸顯文章的重點
(賣點),旁枝細節則可先不提,使editors及reviewers可快速掌握作者的想法跟研究重點。
3
段落長短的考量:(1)段落之主要內容須明確且完整說明;(2)句子間是否連貫的很好且有邏輯;及(3)如果前兩項都有達到,一段10-12行還可接受(不會造成讀者太大的負擔)。
句子層次
1
句子盡量使用主動式,使讀者較容易讀懂。
2
中文寫作中,2~3行則須以句點分隔,以方便讀者理解。
3
句子中的關鍵字/重點應盡早出現,以利讀者可快速掌握重點。
4
避免句子中主詞過長而動詞很晚才出現,這樣的句子不易讀者理解。
語詞使用
1
重要概念/專有名詞應全文一致。普通名詞在不造成讀者混淆的前提下,可適度替換成相似詞彙,以避免同一個詞重複出現。
2
symptom: 個案主觀之感受;
sign: 客觀檢驗之結果。
3
trend一字本身就暗示著「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不寫"not significant trends"。
4
issue為一中性的詞,沒有暗示正向或負向。
5
避免一個詞在同一篇文章中有兩個以上的意思(例如「測驗」可當名詞及動詞,可考慮以「施測」取代「測驗」的動詞意思)。
詞彙翻譯
1
將英文名詞翻譯成中文時應以名詞的概念翻譯為主!而非將每一個英文單字一一翻譯。主要考量為:應讓別人一看就可以瞭解名詞所述之概念。
Response letter
1
回覆重點:A. 主題句清楚明確點出要回覆的問題;B. 明確地說明接不接受審查者的建議;C. 若接受審查者的建議,明確說出如何修改,並附上修改的稿件內容。若不接受審查者的建議,具體的提出理由及證據。
2
當不清楚reviewer的建議時,可採取的辦法有二:一、猜測reviewer的建議,並盡量完整的回覆reviewer可能concern的議題;二、寫信給editor,請reviewer澄清其問題。(當reviewer的建議很重要且可能影響論文被接受與否,盡量採取方法二。
3
當reviewer的立場與作者不同,且並非研究中之主要議題時,可採納reviewer的立場並提出可能需要留意的地方。因為不同的立場皆可能有bias,接受對方的想法並提出自己的保留,有助於論文包含較廣的面向及觀點。
4
回覆內容之立場應一致(同意/不同意),若不同意須列出有說服力且充分的理由。
5 作者除了理解審查意見之外,亦需留意審查意見中的語氣強度。以適當的回覆審查意見。
PPT製作
1
呈現公式時,可在投影片上列出計算公式,再輔以圖示或口頭說明概念公式。
2
畫面上字越好越好,以片語替代句子。
使用縮寫
1
使用縮寫時須留意縮寫是否容易記憶或為常用之縮寫,否則縮寫可能增加讀者之困擾。
2
文章中以縮寫代稱評估工具時,應考量「此縮寫是否有其他人使用過」及「該評估工具是否常用/著名」。
心理計量特性之概念
1
信度
A
MDC之概念:change score的SE(和樣本之SD無關)。
B
若欲呈現評估工具之隨機測量誤差大小,SEM%比MDC%更合適,因為SEM%表示單次測量的誤差,而MDC%強調的是前後測之間的差異。
C
相關性很高的二個constructs,使用多向度Rasch分析之信度不會提升太多! 因為二個constructs可互相補充的資訊有限。二個constructs中度相關時應可彼此補充最多的資訊。
D
inter-rater reliability:常見的驗證方式為拍攝評估之影片,交由不同評分者評分。優點:不同施測者可針對同一情境/表現進行評分、比較。缺點:這樣的評分方式在臨床上不可行!臨床上多是臨床人員一對一進行評估,因此可能低估測驗的inter-rater reliability。
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vs
intra-rater reliability
l Intra-rater reliability:較強調影響reliability好壞的主要來源為
rater。然而影響reliability的因素很多,例如環境、個案、評量工具本身等等。
l Test-retest reliability:相對於 intra-rater
reliability比較general。關心不同時間點測量是否得到穩定的結果,但不強調造成reliability差異的來源是rater或其它因素。
2
效度
A
預測效度不能以因果關係解釋。相關+概念上有方向性(如動作能力可能影響ADL),則可能解釋為因果關係。
B
Rasch分析結果不fit,未必是違反unidimention的assumption,可能違反其它的assumption(例如鑑別度=1等等);CFA及Mokken model比較適合單純驗證 unidimention。Rasch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驗證unidimensionality的方法。
C
具concurrent validity未必有unidimension!
l
概念上concurrent validity及unidimension之意義就不相同。concurrent
validity驗證我們有興趣的測驗與黃金校標(或原版測驗)所評估的建構是否相近;而unidimension則驗證我們有興趣的測驗是否只評估到單一建構。
l
方法上concurrent validity以「相關」驗證,因此若測驗具unidimension可能得到較佳的相關
D
收斂效度之判斷標準應高於預測效度之判斷標準。判斷標準之高低應依據理論上二概念相關性高低而定。
E 效標效度之判斷標準應依據二概念上之相關高低而定,因效標效度驗證之重點為:效標是否能反映出概念間的關係。若二概念本身相關性高,則判斷標準應較高。反之亦然。
3
反應性
A
Internal responsiveness: ability
to detect change
B
External responsiveness: whether
changes are meaningful/ whether changes can carry over
4
綜合概念
A 不同族群(樣本)間驗證的心理計量特性不宜直接比較,因心理計量特性會依據樣本不同而有所不同。
B 心理計量特性之概念解釋需和驗證方法相呼應/連貫。
C IRT stopping rule選擇標準:如果有約70~75%個案之reliability>0.90,為可接受。
引用
1
citation以句子為單位。例如寫作時如果連續三句話皆引用自同一篇論文,原則上須在三句話的後面皆附上citation。然而若考量論文的易讀性,可考慮只保留第一個句子後的citation。
研究計畫
1
評審標準:創新及價值!!!
記得將所有寫作記錄整合起來(可參考怡靜的記錄)
回覆刪除looks good!
回覆刪除已累積重點!!
概念的部分,宜補充原理。如,為何具備 concurrent validity 未必具備 unidimension. 沒有原理可能造成【不知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