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meeting討論紀錄(主觀 vs. 客觀之認知評估工具、認知評估工具之MID)
- 自我篩檢神經疾患的symptoms (如demesia)
- 無法操作客觀認知評估工具的個案 (如兒童或精神病患),可由主要照護者填答主觀認知評估工具,以提供個案認知缺損之相關資訊。
- 可評估個案於生活中的認知表現 (actual performance)。目前很少有客觀的認知評估工具可評估個案的認知功能對於生活的影響(即便performance-based的認知評估工具仍是在標準化情境下評估,仍僅是認知能力 [ability]的評估)。
- 主觀與客觀認知評估工具所評估之建構 (construct)可能不相同。主觀認知評估工具可能牽涉到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或認知的病識感 (cognitive insight)等概念,未必可直接評估到個案特定之認知功能(如注意力或記憶力等)。
- 認知評估工具之MID值可能不易估算,因為臨床上大部分個案(如中風)認知功能功能的變化幅度有限且可能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會有明顯地改變。
PubMed有二篇認知工具MID驗證之文獻,其研究對象皆為退化性疾病患者(cancer and Parkinson's disea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