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國際競爭力

聽完王文中老師的演講及Q&A後,深刻的體會到「國際競爭力」的現實。

1. 目標:大陸學生為了日後的前途發憤用功。香港學生為了留在香港工作、生活而努力。台灣學生相對少了念書的驅力!?台灣的教育雖然提倡依「興趣」讀書,然而社會價值仍以文憑主義為主。很多學生念書只想拿到畢業證書而不在意學到什麼,因此社會新聞常有「博士生開計程車」、「碩士生考清潔隊」等也不足為奇。

2. 競爭力:大陸學生具有主動尋求並運用資源的能力。香港學生具有語言及師資(?)優勢。台灣學生擁有良好的師資及家庭支持。然而,王老師也說「慈母多敗兒」,台灣學生擁有的資源就像雙面刃,「如何善用資源而不依賴」即成為重要的議題。當然,也要學習大陸及香港學生的長處。培養競爭力的方法可參考謝老師提出之「八大核心能力」。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朱敬一:「不住相讀書」

朱敬一先生是目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在< 朱敬一 :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一書中說到:「學子不住相讀書,其功用不可思量。」
「不住相讀書」意指「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要 " 住相 ",不要為那個目的讀書」。應「先廣博後專精」。若能基於興趣廣泛地學習,或許將來某一天,靈光一閃,原本散落的「知識」得以串聯,造就非凡的人生。朱先生甚至認為「未來無法預測,可以有目標的做大夢,卻無需汲汲營營規畫人生」。

唸書真的能夠漫無目的嗎?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有目的的,即便唸研究所也是有目的或有所期待的。若真的沒有目的,該如何選擇該修那幾門課,而那幾門課不用修呢?誠如莊子所言:「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應該還是該具備某些原則選擇性的吸收知識。
我認為:「把握每一次的學習機會,而姑且不論學習到的知識是否有用」。可能是個較可行且折衷的想法?!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期末將近心得

時間飛快,期末將至。
回顧這一學期之時間分配,所花費時間由多至少排序為:
1. 職能治療進階理論課 (課前閱讀或課後作業)。2. 心理及教育統計學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及釐清問題)。 3. 理論之期末報告。4. 助教時數。5. 部落格撰寫 (包含資料蒐集、閱讀及整理)。
職能治療進階理論課所上的內容有些大學部上已學過,有些內容離我近年可能涉略之領域相去甚遠。然而此課程卻佔據我大部分可運用的時間。若此課程可開放讓學生選擇性上課 (例如:規定同學必須出席全部課程中的六堂課,但不限制同學出席那六堂課),也許能夠提升同學主動學習的意願。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腦傷認知評估課程-執行功能

吳老師認為,執行功能包含的範圍很廣泛,執行功能所包含的能力有:選則目標、設定達成目標的計畫、調整行為以達到目標、抑制與任務不相關的事物、自我偵錯及修正計畫或行為等。且執行功能跟很多認知功能都有關係,例如:記憶力、注意力等。目前仍沒有一個理論架構可清楚且全面地說明「什麼是執行功能」,因此如果有一個評估工具宣稱可以評估執行功能,必定會遭受他人的質疑。然而,如果個別測量執行功能底下包含的能力,並說明所有能力之「操作型定義」也許能夠獲得多數人的共識,評估結果也較容易解釋,例如:個別評估個案的「計畫能力」、「抑制能力」或「行為彈性」等。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反應性


反應性:當病人能力改變(進步或退步)時,評估工具是不是能夠偵測到。
驗證反應性的方法上,會先找到一群確實有能力改變的個案,使用某評估工具是否能反應出病人能力改變之情形。

external responsiveness(外部反應性)internal responsiveness (內部反應性)
外部反應性:看該評估工具的前後測結果和已驗證過反應性的評估工具(測量相同概念之評估工具)前後測結果是否相關,即「分數改變的相關性」。若分數改變的相關性高,則代表欲驗證之評估工具具有良好之外部反應性 (類似收斂效度的概念)。
內部反應性:看評估工具施測於能力改變的病人時,其前後測結果是否有改變。當病人能力確實有改變,而評估工具施測結果也顯示有改變,則代表此評估工具具有良好之內部反應性。

反應性與信度
信度與反應性是不同的概念。以下討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信度良好,反應性不佳:可能因為該評估工具沒有測到欲測量的面向,即使評估工具施測之結果很穩定,但反應性卻不佳。例如:以信度良好之平衡能力評估工具,看病人手功能經過治療後是否有改變。另外,如果評估工具有「地板效應」或「天花板效應」,都會導致評估工具之信度良好但反應性不好。
信度不佳但反應性好:如果一個具有學習效應或其它系統性誤差(信度不佳) 的評估工具,施測於能力有進步的病人時,其結果可能顯示此評估工具之內部反應性良好。

反應性與效度
反應性是不是一種效度?這個問題仍爭論不休,目前大部分的人認為「反應性」與「效度」不同,原因為:效度表示一次測量之結果,而反應性則代表多次測量之分數改變情形。
不過「反應性」與「效度」兩者仍有相似之處:若某評估工具具有良好的效度,其評估結果應該會隨著個案能力改變而改變!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與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

在謝老師編寫的課本章節裡,將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並列,而在Lidwine B. Mokkink (2010) 的文獻中,將表面效度歸類在內容效度底下。兩者之概念似乎有些類似,但關係又曖昧不明。

內容效度及表面效度之意涵如下:

內容效度:確定評估工具 (或問卷) 是否涵蓋欲評估之概念的所有層面。例如:若有一個評估工具想要評估「憂鬱程度」,但此工具只評估個案之心情好壞,則此評估工具包含的層面太少,內容效度不佳!因為「憂鬱」之症狀除了影響心情,也可能會影響行為或睡眠等。所以如果想評估「憂鬱程度」之評估工具,除了考量個案之心情外,還要評估個案之行為或睡眠等層面,才可視為內容效度較好的評估工具。
內容效度之好壞,可諮詢相關領域之專家,讓專家們依據他們對欲該領域之了解,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有全面的評估欲評估之概念。

表面效度:依據評估工具 (或問卷) 題目之題意,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真的能夠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例如:如果想評估個案之心情如何,卻問個案身高幾公分,則可能無法問到評估者想要評估的概念。
表面效度之好壞,可詢問專家或一般大眾 (病人或家屬),讓他們判斷評估工具中的問題究竟想要評估什麼概念。但專家是否能夠客觀的判斷表面效度好壞?是否會因為專家的背景知識充足反而看不到題目潛在的問題?目前仍有爭議。

總結而言,內容效度主要檢視「欲評估之概念是否全面地被評估到」,而表面效度則檢視「評估工具之題目是否有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

參考資料:
1. http://www.socialresearchmethods.net/kb/measval.php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tent_validity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ce_val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