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老師編寫的課本章節裡,將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並列,而在Lidwine B. Mokkink (2010) 的文獻中,將表面效度歸類在內容效度底下。兩者之概念似乎有些類似,但關係又曖昧不明。
內容效度及表面效度之意涵如下:
內容效度:確定評估工具 (或問卷) 是否涵蓋欲評估之概念的所有層面。例如:若有一個評估工具想要評估「憂鬱程度」,但此工具只評估個案之心情好壞,則此評估工具包含的層面太少,內容效度不佳!因為「憂鬱」之症狀除了影響心情,也可能會影響行為或睡眠等。所以如果想評估「憂鬱程度」之評估工具,除了考量個案之心情外,還要評估個案之行為或睡眠等層面,才可視為內容效度較好的評估工具。
內容效度之好壞,可諮詢相關領域之專家,讓專家們依據他們對欲該領域之了解,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有全面的評估欲評估之概念。
表面效度:依據評估工具 (或問卷) 題目之題意,判斷該評估工具是否真的能夠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例如:如果想評估個案之心情如何,卻問個案身高幾公分,則可能無法問到評估者想要評估的概念。
表面效度之好壞,可詢問專家或一般大眾 (病人或家屬),讓他們判斷評估工具中的問題究竟想要評估什麼概念。但專家是否能夠客觀的判斷表面效度好壞?是否會因為專家的背景知識充足反而看不到題目潛在的問題?目前仍有爭議。
總結而言,內容效度主要檢視「欲評估之概念是否全面地被評估到」,而表面效度則檢視「評估工具之題目是否有評估到想要評估的概念」。
參考資料:
1. http://www.socialresearchmethods.net/kb/measval.php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tent_validity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ce_validity
looks good!
回覆刪除表面效度的定義學界一直各說各話。。。
找機會聊一下
好的,謝謝老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