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第十七次網球課程

平常自己練球時,為了控制球的位置可能只用六成的力量打球,但上教練課的時候,張教練要我們在底線用正手及反手用全力抽球,這樣的練習可以把擊球的動作越做越順,也可增加球擊球的力量。
我們與教練討論目前練球的重點,教練建議首要之練習項目為底線正反手抽球,其次為發球練習,以提升發球成功率。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電腦化交替性注意力測驗 (Computerized Alternating Attention Test, CAAT)發展進度

設計構想:
  • 交替性注意力之定義為一種心理彈性 (mental flexibility)能力,使人可以交替從事不同認知要求的活動 (Sohlberg & Mateer, 1987)。
  • 此測驗之認知要求有二項,分別為「判斷大小圖形是否相同,相同按O,不同按X」及「判斷圖形是否為正方形,是正方形按O,不是正方形則按X」。
  • 二項rules之刺激物隨機出現(如測驗畫面模擬圖)。
測驗操作範例:

  • rule 1:判斷大小圖形是否相同
  • 範例一:受測者須按O,因為大小圖形相同(都是正方形)
範例二:受測者須按X,因為大小圖形不同

  • rule 2:判斷圖形是否為正方形
  • 範例三:受測者須按X,因為圖形不是正方

    範例四:受測者須按O,因為圖形是正方

二類刺激物雖機出現之示範:

二類刺激物隨機出現
(正確答案由左至右分別為:X、X、X、O、O、O)
測驗畫面及操作介面模擬圖: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無母數統計法中的效應值

以無母數檢定法分析資料前後測差異時,該如何呈現差異的大小?換句話說,無母數統計法中是否有同等於效應值 (effect size)的指標?

文獻回顧之結果發現success rate difference (SRD) (Cliff, 1993) 是個常用於無母數統計法中的效應值,又稱為Cliff's dalta。計算方式為probability (scores at admission> index at discharge)- probability (scores at admission> index at discharge)。此值介於-1~1之間,0表示前後測結果沒有差異,越接近1或-1表示前後測知結果差異越大。Kraemer等學者試著換算SRD及Cohen's d,並依照Cohen's d效應值大小的標準(>0.8為大;0.5-0.8為中;0.2-0.5為小),建議SRD值>0.43代表大的改變;0.28-0.43為中度;0.11-0.27為小 (Kraemer & Kupfer, 2006) 。


參考資料:
Cliff, Norman. (1993). Dominance statistics: Ordinal analyses to answer ordinal ques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4, 494.

Kraemer, Helena Chmura, & Kupfer, David J. (2006). Size of Treatment Effects and Their Importance to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Biological Psychiatry, 59, 990-996.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第十六次網球課程

這次課程的重點仍在於底線正反手擊球,教練在對場送球,練習正手時一次打八球換人,練習反手時則一次打一籃球。果然密集的練習對於初學者而言很有幫助,經過不斷的練習已逐漸揮拍的動作,也較能夠控制球的落點。這次的課程中有種「頓悟」的感覺。
課後練習時,教練要我們練習一人發球另一人站在對面,除可練習發球及抽球外,還可熟悉接發球時球的落點判斷。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選擇性注意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的症狀之一

過去大量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選擇性注意力缺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選擇性注意力測驗中之表現較差。若我們將選擇性注意力測驗細分成二類,一、要求受試者在同一測驗規則下找出特定的目標物(如星星刪除測驗);二、要求受試者選擇適當的測驗規則(如WCST),精神分裂症患者於第二類選擇性注意力測驗之表現較差(相較於第一類選擇性注意力測驗)[1]。
我們現正發展中的電腦化交替性注意力測驗所評估的建構 (construct),依據Sohlberg的Clinical Attention Model屬於交替性注意力 (alternative attention) [2] ,但概念上接近上述的第二類選擇性注意力測驗。定義上的不同我想只要於建構定義時定義明確即可,於研究方面此測驗應可驗證建構效度於精神分裂症患者。





1. Luck, S. J., & Gold, J. M. (2008). The construct of attention in schizophrenia. Biol Psychiatry, 64(1),
    34-39.
2. Sohlberg, M. M., & Mateer, C. A. (1987). Effectiveness of an attention-training program. J Clin Exp
    Neuropsychol, 9
(2), 117-130.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第十五次網球課程

這次課程的內容著重於正反手底線抽球的練習。正手底線打出去的球目前多能過網,但是球的過網高度及落點還是掌握的不理想...反手則力道較弱,擊球時只能先把球往上帶多一點,雖然球會變得有點高,但可確保球不會掛網。
教練課以外的練習時間都是4-5點之間,然而這時段網球場幾乎客滿,因此能在球場練習底線抽球的機會相對較少,只能利用教練課下課後的時間留下來多家練習。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Five Digit Test (FDT)適用性分析之結果

FDT適用性分析之結果
Sustained attention
Selective attention
Alternating attention
生態效度 (rho)  (n=146)



BI出院分數
-.42
-.45
-.45
預測效度 (rho)  (n=121)



PASS出院分數
-.41
-.43
-.37
BI出院分數
-.37
-.45
-.35
STREAM上肢出院分數
-.07
-.18*
-.15
STREAM下肢出院分數
-.23*
-.28*
-.22*
STREAM移動出院分數
-.40
-.42
-.32
反應性 (Z)   (n=111)
-7.76
-5.85
-6.64
*p.05p.01
PASS: the 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BI: the Barthel Index; STREAM: the 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
反應性以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檢定

生態效度驗證
驗證中風病人出院時之FDT與出院時之BI的相關性。
預測效度驗證
驗證中風病人入院時之FDT與出院時之PASS、BI、STREAM的相關性。
先前研究結果顯示,注意力分別與平衡、日常生活活動、動作及移行能力皆有中度相關1-3
反應性驗證
驗證中風病人入院時FDT各指標與出院時FDT各指標之差異(完成測驗的時間應縮短),以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無母數之相依樣本檢定法)驗證之。



參考資料
1.         Hyndman D, Ashburn A. People with strok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ttention deficits, balance, adl ability and falls. Disability & Rehabilitation. 2003;25:817-822
2.         Stapleton T, Ashburn A, Stack E. A pilot study of attention deficits, balance control and falls in the subacute stage following strok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1;15:437-444
3.         Robertson IH, Ridgeway V, Greenfield E, Parr A.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depends on intact sustained attention: A 2-year follow-up study. Neuropsychology. 1997;11:290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11/11 討論內容重點紀錄(松德IRB、英文寫作、收案及電腦化交替性注意力測驗)


  • 松德IRB:將檔案上傳並列出需配合/協助事項。
  • 英文寫作:開始每週討論1~2段。寫作前宜先思考清楚要寫的section(如方法或結果等)、section中的那個段落及段落中的寫作重點。
  • 亞東IRB:月底前再確定申請進度。
  • 電腦化交替性注意力測驗:測試後再與老師確定,並請明昆協助發展。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第十四次網球課程

這次網球課程的內容為正反手截擊及底線正手拉球。
截擊的技巧相對於拉球比較容易掌握,目前雖然仍無法隨心所欲的控制球切出去的落點,但大部分時候都可以讓切出去的球軌跡不會太高,有達到截擊的效果。但是底線正手拉球還是不太能掌握...教練提醒正手擊球時右腳應該向前上方用力,而非向上蹬,這樣錯誤的方式擊球容易打到拍框且不容易控制球的落點。未來練球時須多注意身體重心的轉移。

2013/11/8任務進度

  • 英文論文寫作之資料分析
    Five Digit Test (FDT)共有3種注意力指標,分別為持續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及交替性注意力;每個注意力指標皆有前後測之結果,因此資料分析時主要的變項
    共有6個。
    預檢資料時發現上述6個注意力指標之偏態及峰度都不符合常態分配,偏態係數為1.69-4.38;峰度係數為3.77-27.42(表一),主要原因為6項注意力指標中都有極端值(完成測驗的時間特別慢)。
    依據MMSE測驗的切節分數22/23將6個注意力指標各分成二組後,再次預檢資料,結果只有「MMSE<=22組別,後測時之交替性注意力指標」符合常態分配,其餘指標仍不符合常態分配,偏態係數為0.27-3.14,峰度係數為1.02-14.23(表二)。有部分MMSE達23分以上個案之FDT表現不佳(極端值),甚至比MMSE 22分以下個案的FDT表現更差,因此用MMSE將資料分組後仍不符合常態分配。
    我想應該使用無母數的統計法(如Spearman's rho,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等)驗證FDT的生態效度、預測效度及反應性。
    表一、原始資料之預檢結果


    持續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
    交替性注意力
    前測
    偏態
    2.52
    4.38
    2.30

    峰度
    7.66
    27.42
    7.39
    後測
    偏態
    1.97
    3.56
    1.69

    峰度
    4.37
    19.87
    3.77

    表二、以MMSE切節分數 (22/23)分組後之預檢結果


    持續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
    轉換性注意力
     MMSE

    <=22
    >=23
    <=22
    >=23
    <=22
    >=23
    前測
    偏態
    2.06
    3.41
    3.39
    2.32
    1.72
    1.96

    峰度
    5.05
    14.23
    13.67
    7.61
    3.67
    5.78
    後測
    偏態
    1.49
    2.69
    2.77
    1.24
    0.91
    0.27

    峰度
    1.51
    10.00
    10.01
    2.47
    0.25
    -1.02

  • 電腦化交替意力測驗 (Computerized Alternating Attention Test, CAAT)發展進度
    之前設定之二項視覺注意力任務為:「判斷大小圖形是否相同,相同按圈,不同按叉」及「判斷圖形是否為圓形,出現圓形按圈,不是圓形則按叉」。詳細介紹於「電腦化褚氏注意力測驗之設計構想-4」。
    然而測試後發現
    「判斷圖形是否為圓形,出現圓形按圈,不是圓形則按叉」此一任務過於簡單,看到圓形就按圓形無需太多的認知判斷,因此將此一規則修改為「判斷二重疊的圖形中是否有圓形,出現圓形按圈,不是圓形則按叉」,如下圖:
    受測者須按O,因為圖片中有出現圓形
    受測者須按O,因為圖片中有出現圓形

    修改後須測試並比較二種設計何者較符合「交替性注意力」之定義。
  • 電腦化注意力測驗收案
    台大密集收案的階段已接近尾聲,未來需定期確認是否有符合收案條件之新個案。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第二次回覆審查意見之收穫

為了回覆審查者之建議與提問,我必須更謹慎地思考文章內容的合理性及字句的斟酌,甚至再去查閱更多的文獻以支持我的想法,以下是我這次修改稿件之收穫:

  1. 因果關係的敘述要小心。撰寫前言時,為了強調研究議題的重要性,常常會不小心使用暗示因果關係的詞(如「影響」),然而我所找到的支持文獻可能只是相關性的研究。未來於前言寫作時之需多留意是否過度解讀支持文獻。
  2. 為取得評估工具之施測手冊,要「厚臉皮」且不厭其煩地寄信給出版商或其他研究者,這過程中也增加英文信件寫作的能力。
  3. 為回答為何只回顧RCT研究,讓我更深入瞭解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對於RCT研究之重要性及影響。
以上之收穫都是我未來寫作時之基石,除了感謝審查者仔細地閱讀我的文獻並給予意見外,也謝謝老師給我回覆信件之方向!